古辞 其一
古辞 其一朗读寄生松上萝,寄生桑上茑。
为茑莫为萝,采桑人少小。
摘要
《古辞 其一》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创作于明清易代之际,屈大均作为抗清志士,借古辞形式抒发故国之思与坚贞气节。诗中以"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起兴,通过香草美人的传统意象,隐喻诗人对明朝的忠贞守望。后文"采兰欲遗谁,所思在延伫"婉转表达复国理想无望的怅惘。全诗继承楚辞遗韵,语言清丽哀婉,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紧密交融,在婉约笔调中暗藏孤傲风骨。梁启超曾评其诗"真气勃发,寄托遥深",此作正是屈大均以隐微笔法书写遗民血泪的典范,展现了岭南诗派沉郁苍凉的独特气质,在清初遗民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寄生植物为喻,寄托人生哲理。前两句并列"松上萝"与"桑上茑"两种寄生状态,暗喻人生依附关系的不同选择。第三句"为茑莫为萝"转折,点明主旨,劝诫世人要像茑萝依附桑树般,选择可提供长久庇护的依靠。末句"采桑人少小"含蓄深远,既暗示桑树因实用价值而常遭采伐,又暗指人生依附当慎选根基稳固者。全诗以简练语言道出深刻人生智慧,比兴手法运用纯熟,意境深远。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