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过方山人隐居

过方山人隐居朗读
出自明代:郑善夫的诗词

金华山下空结庵,金华山人爱终南。

未闻造父得朝十,却道狙公能莫三。

予苦挥尘上素服,尔何秣马向黄龛。

曲辕散木愿自保,漫为牺樽悲杞楠。

摘要

明代诗人郑善夫的《过方山人隐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抒发出世情怀的七律。此诗大约作于郑善夫经历仕途波折后,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藤刺牵衣”、“林风入酒”等细腻的山居细节,生动勾勒出方山人幽居环境的清幽闲适。“野客到门无世事,隔溪田叟荷锄归”二句,以质朴的笔触展现了隐者与农人超脱尘俗的生活状态。尾联“微官君自弃,不信欲忘机”更以自嘲口吻点明主旨:诗人深知自己难以彻底舍弃仕宦之念,反衬出对友人真正忘机境界的倾慕。全诗语言简淡,意境空灵,在明代复古诗风中独树一帜,体现了士大夫在政治高压下对精神自由的追寻,是明代隐逸诗中的清雅之作。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金华山为背景,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首联以"空结庵"与"爱终南"相对,道出山中隐士的淡泊心境。颔联巧妙用典,"造父"与"狙公"的对比,暗含对世俗功名的否定。颈联"挥尘""秣马"的意象,展现诗人与友人不同的生活志趣。尾联以"曲辕散木"自喻,表达宁愿保持本真、不愿为世俗所用的清高品格。全诗语言凝练,用典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道家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命的珍视和对世俗羁绊的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