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陈叔永高漫士所作小景扇头
书陈叔永高漫士所作小景扇头朗读鸟外群峰合翠微,半湖烟树隐楼扉。
桐江未胜龙池好,聊向寒矶钓夕晖。
摘要
王恭的《题陈叔永高漫士所作小景扇头》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是为陈叔永和高漫士合作绘制的扇面小景画而作,描绘了画中的山水意境,如远峰烟云、溪流竹影等自然景象。诗中表达了王恭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清新淡雅的语言,将画意融入诗句,体现了对友人艺术创作的欣赏。王恭作为明代文学家,诗风常寓情于景,此作展现了其意境的深远与情感的细腻。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黄昏图景。前两句"鸟外群峰合翠微,半湖烟树隐楼扉"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远处群峰叠翠,近处湖光树影,楼台若隐若现,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后两句"桐江未胜龙池好,聊向寒矶钓夕晖"笔锋一转,以对比手法表达诗人对龙池的偏爱,而"钓夕晖"三字尤为精妙,将夕阳余晖想象成可钓之物,既点明时间,又赋予画面以灵动之感。全诗语言清丽,意境空灵,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