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放鹤亭 其二

放鹤亭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胡俨的诗词

隐隐青山晓雾开,望中谁谓有亭台。

山人一去无消息,空想仙翁看鹤来。

摘要

《放鹤亭 其二》是明代诗人胡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放鹤亭为背景,描绘了隐士与鹤相伴的闲适生活。诗中“雪翎丹顶岂凡群”赞颂鹤的高洁超凡,“载酒看山日共君”勾勒出人鹤相随、诗酒山林的悠然画面。末句“有时独向云中唳,四海秋风月满庭”借鹤唳云霄的意象,暗喻隐士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以“四海秋风”“月满庭”的宏阔清朗之境,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全诗语言清雅,意境空灵,通过对人鹤和谐共处的描写,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的赞美。

DeepSeek赏析

这首绝句以淡墨勾勒出一幅朦胧幽远的山水画卷。开篇"隐隐青山"与"晓雾开"相映成趣,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意境。"望中谁谓有亭台"一笔转折,将实景引向虚境,暗示着超脱尘世的情怀。后两句以"山人"与"仙翁"相呼应,通过"一去无消息"的怅惘与"空想看鹤来"的遐思,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净,意境空灵,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