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其二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其二朗读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摘要
王灼的《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其二》是南宋词人王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杨氏池畔游玩、呼唤隐居者王先生小酌、傍晚登临书台的闲适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欣赏、深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淡泊情怀,体现了王灼一贯的文人雅趣和出世思想。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登临台山为引,层层展开人生感怀。起笔"台山如招人"便见山势灵动,诗人踏石磴、攀绝顶的豪兴跃然纸上。"局局万丈馀"四字既状山势之险,又暗喻仕途之艰。中段转入怀古,追忆"旧刺史"在此研书、荣归故里的往事,笔致一转而为深沉。"世事几反覆"一句道尽沧桑,百年光阴在须臾间消逝的慨叹令人动容。末段以景结情,"芳草积""怪禽呼"的幽寂之境,与"好书名"的永恒形成鲜明对照,山与人、古与今在此达成精神的共鸣。全诗章法严谨,由景入情,由情及理,在登临题材中别开生面,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深刻思考。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