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中秋四首 其三
壬戌中秋四首 其三朗读莫信姮娥约,青霄与斗寒。
可怜重离别,长负此团栾。
我欲乘槎去,仙乎挹袖难。
惟馀孤镜影,霜鬓带愁看。
摘要
蒋春霖的《壬戌中秋四首·其三》创作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中秋,时值太平天国战乱,诗人流寓泰州。此诗以中秋夜景为背景,通过“老桂吹香”“惊弓雁”等意象,含蓄抒发了战乱中的飘零之痛与忧国之思。诗中“莫倚高楼”的规劝,既是对动荡时局的清醒认知,亦暗含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悲悯。全诗将个人身世之悲与家国离乱之慨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意境苍凉,被谭献评为“词人之词”,体现了蒋春霖在晚清词坛独树一帜的沉郁风格,是记录时代创伤的悲怆诗篇。
DeepSeek赏析
此诗抒写离愁别绪,意境深远。"莫信姮娥约"起笔突兀,以否定嫦娥之约暗示团圆难期。"青霄与斗寒"造境高远,以天寒衬托心寒。"可怜重离别"直抒胸臆,道尽离愁之苦。"长负此团栾"更见相思之深。下阕"乘槎"、"挹袖"之想,显见诗人欲乘风而去却难觅仙踪的无奈。结句"孤镜影"与"霜鬓"相映,将孤独之态与衰老之愁融为一体,令人动容。全诗以月为媒,以仙为喻,虚实相生,将人间别离之情写得凄美动人,堪称诗词中的绝唱。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