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和菱溪石歌

和菱溪石歌朗读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诗词

滁州信至诧双石,云初得自菱水滨。

长篇称夸语险绝,欲使来者不复言。

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

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

琅邪之郡偏且僻,得石固可骇众观。

予尝飞帆入震泽,穷探异境登龟鼋。

居民百户石为业,日夜采琢山不贫。

山前森列战白浪,犹似万百铁马群。

雨昏浪打岁月古,千株万穴僵复奔。

自嗟才力本衰弱,安敢抵敌为之文。

况兹出产极易致,乡俗见惯不甚尊。

彼以至少合贵重,胡为久弃如隐沦。

偶逢积识见奖拔,众目今乃称奇珍。

百人拥持大车载,城市观走风涛翻。

立于新亭面幽谷,共为澡刷泥沙痕。

凉泉下照嘉树阴,翠影澄澹留烟云。

褒以篇章绘缣素,积岁汨没一旦伸。

苟非高贤独赏激,终古弃卧于穷津。

世人爱憎逐兴废,使我吟叹伤精神。

摘要

《和菱溪石歌》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此诗是唱和欧阳修《菱溪石》之作,借歌咏友人欧阳修所得的一块奇石,寄托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中描绘菱溪石形态峭拔、色泽苍古,却长期埋没于荒烟野草之中,暗喻高洁之士不遇于时的现实困境。诗人以石自况,通过“苟非高贤独赏激,终古弃卧于穷津”的感叹,既赞颂了欧阳修慧眼识才,也抒发了自身因支持新政遭贬后怀才不遇的郁愤。全篇笔力雄健,情感激越,在咏物中融入身世之悲与士人品格的自许,展现了苏舜钦豪放激切的诗风,是宋代咏物诗中托物言志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双石为引,展开一段关于物之遇合与世态炎凉的深刻思考。诗人先写友人信中夸赞滁州奇石,继而追忆自己曾见太湖采石盛况,对比两地石之遭遇。笔锋一转,道出世间万物贵贱不在其本质,而在于遇与不遇之理。诗中"凉泉下照嘉树阴"等句,以清丽之笔写石之新境;"世人爱憎逐兴废"则直指人情冷暖。全诗以石喻人,借物抒怀,在平淡叙述中暗藏深沉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文人特有的忧思。语言质朴中见锤炼,意象转换自然,情思层层递进,展现出高超的艺术功力。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