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六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六朗读鸦啼初日塞门开,昨夜阴山探骑回。
秋尽漠南风雪遍,单于不敢射雕来。
摘要
谢榛的《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六》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属于他组诗中的第六首,寄给友人苏允吉(时任少司马一职)。创作于明代边疆战事频发的时期,谢榛以亲身见闻或想象描绘塞外风光,表达对戍边将士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忧思。诗中通过荒凉景色的刻画,如“黄沙白草”等意象,抒发了将士的思乡之情与豪迈爱国精神,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情谊的寄托。历史评价上,谢榛的边塞诗以雄健豪放著称,被后世视为明代诗歌中反映边塞题材的代表作,体现了其文学成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DeepSeek赏析
这首边塞诗以雄浑苍凉的笔触勾勒出塞外秋末冬初的壮阔图景。首句"鸦啼初日塞门开"以鸦啼与晨光相映,暗示边关将士的辛劳;次句"昨夜阴山探骑回"道出军情紧张,探骑连夜奔波的艰辛。"秋尽漠南风雪遍"以风雪横扫大漠的意象,渲染出边地环境的严酷;末句"单于不敢射雕来"则侧面烘托唐军威势,使胡人不敢轻举妄动。全诗四句层层递进,通过典型环境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英勇与边塞生活的艰苦,彰显出盛唐边塞诗特有的雄浑气魄。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