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泊东馆

泊东馆朗读
出自宋代俞德邻的诗词

一望严陵十里馀,乱山衔日雁相呼。

故人零落今馀几,独有黄公旧酒垆。

摘要

俞德邻的《泊东馆》是宋末元初一首描绘羁旅愁思的七言律诗。诗人于黄昏时分泊舟于名为“东馆”的水驿,眼前所见晚市人烟渐起,归航的帆影掠过夕阳,孤舟独雁更添苍茫。诗中“孤舟”“独雁”“客愁”等意象交织,勾勒出漂泊者眼中的萧瑟秋景与内心寂寥。创作背景虽无明确记载,但结合俞德邻身处宋元易代之际、坚守气节不仕新朝的经历,可感知诗中隐含着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与乱世中无处归依的深沉喟叹。尾联“莫问此愁何所似,晚来烟雨正溟濛”以迷蒙烟雨收束,将个人愁绪融入浩渺天地,意境苍凉而余韵悠长,典型体现了宋遗民诗歌中含蓄蕴藉的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绝以严陵山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人零落的深沉感慨。开篇"一望严陵十里馀"勾勒出远眺的视野,暗示时空的悠远。"乱山衔日雁相呼"一句意象生动,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落日余晖中雁鸣相和,更添几分苍凉。后两句转入人事,"故人零落"与"独有酒垆"形成强烈对比,黄公酒垆成为缅怀往事的唯一见证,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全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通过山水与人事的映照,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切追忆,展现出典型的晚唐绝句风韵。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