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四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四朗读梅渐娇黄尚未睛,潇潇惊煞小金铃。
湖光如镜新铺白,山色垂鬟半隐青。
燕子巢倾鳷鹊笑,桃花浪暖鳜鱼腥。
何时共剪西窗烛,共话兰成事北庭。
摘要
这首诗是刘凤梧创作的和诗,回应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的第四首作品。刘凤梧作为民国时期南社诗人,通过描绘雨景的凄凉与愁绪,抒发了对人生苦难、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表达出一种在逆境中寻求慰藉的哲思,体现了对自然与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细腻笔触描绘早春雨景,暗含羁旅之思。首联"梅渐娇黄"与"小金铃"相映,以视觉听觉交织出春寒料峭之感。颔联"湖光如镜""山色垂鬟"巧用比喻,将自然景物拟人化,新雪初霁的湖山宛如对镜梳妆的少女。颈联笔锋陡转,"巢倾""浪暖"形成冷暖对照,燕子无依与鳜鱼自在构成微妙张力。尾联化用李商隐"西窗剪烛"典故,却以"北庭"作结,在温馨期待中暗藏家国之忧,使全诗在清丽画面外更添深沉韵味。

刘凤梧(1894—1974),名国桐,一字威禽,号蕉窗老人,又署司空遁叟,安徽岳西古坊乡人。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院,曾从桐城胡渊如、潘季野、长沙陈慎登诸先生学诗,从蜀中李大防(范之)、周岸登(癸叔)二词学教授学词。任安徽省教育厅视导及安庆各中学教师多年。1949年秋退归故里,改业行医。1957年,受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革”后期病逝。有《蕉雨轩诗钞》,《病蛩吟草》、《劫火集》、《绿波词稿》,共诗词四千余首,由幼子梦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