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朗读
出自明代王恭的诗词

咨访代宸聪,霜威八郡中。

褰帷询潦旱,按俗悯年凶。

地古潴防失,江流斥卤通。

绣衣亲计粟,玉节坐鸠工。

瘴海秋腾隼,关河晓驻骢。

已兼修废坠,非但慰疲癃。

陂水寒仍绿,鹾田岁又丰。

永贻饘粥惠,宁忘我侯功。

利泽思王景,恩波感白公。

铭心那可报,镌石纪无穷。

摘要

这是一首由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诗,题为《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诗中赞美了陈公主持重修天宝陂的义举,表达了对水利工程惠及民生、促进农业丰收的颂扬,体现了作者对公益事业的推崇和对社会福祉的深切关怀,传递出重视民生、崇尚实干的思想情感。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工稳的笔触,描绘了朝廷官员体察民情、兴修水利的仁政之举。开篇"咨访代宸聪"六字,既点明钦差身份,又暗含皇恩浩荡之意。中间八联通过"褰帷"、"按俗"等细节描写,展现官员深入民间、体恤疾苦的形象;"绣衣"、"玉节"等华贵意象与"潦旱"、"年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其不辞劳苦的精神。后六联以"陂水寒仍绿"的自然景象,巧妙地烘托出政通人和的治世图景。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整,既有"王景治水"的历史厚重感,又饱含"白公堤"的民生情怀,最后以"镌石纪无穷"作结,使整首诗在歌颂德政之余,更添永恒意味。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