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朗读春风祖席引香醪,白马骊驹草色袍。
官舍前鹽两京道,居民半杂五陵豪。
卑飞碌碌犹栖棘,馀地飘飘暂鼓刀。
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欢徒劳。
摘要
杨亿是北宋著名诗人、西昆体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王中庸赴河南巩县尉》创作于友人王中庸赴任河南巩县县尉之际,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通过优美的辞藻和丰富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仕途顺利的祝福,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作品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社交情感和仕宦情怀,体现了西昆体追求华丽风格的特点。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春意盎然的祖席开篇,勾勒出一派欢宴景象。诗人以"白马骊驹"、"草色袍"等意象,暗喻仕途得意者的风光。颔联"两京道"与"五陵豪"相对,既写出地理之要,又显出人事之盛。颈联转折,用"卑飞碌碌"与"馀地飘飘"形成鲜明对比,道出自身处境之窘迫。尾联"捧檄"用典精当,表达科举中第之喜,却又以"不应搔首"作结,流露出对功名虚幻的清醒认识。全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在欢庆中暗含深沉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既渴望功名又超脱世俗的复杂心境。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