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 其一
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 其一朗读东泛江流逆更狂,宪旌千里送归航。
百年义重看云外,匝月情同去水长。
楚粤天分伤把袂,舟车地迥动离觞。
应知意气凌今古,便到蓬莱亦未央!
摘要
戚继光的《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 其一》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创作的一首赠别诗。此诗为戚继光在福建抗倭期间,为答谢布政使司参政陈元珂、参议梁士楚两位文官同僚乘船相送直至边境的深厚情谊而作。诗中通过"剑光横海气""舟楫共登临"等意象,生动描绘了闽海前线的壮阔场景与文武同心的豪迈气概,以"肝胆两相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同僚肝胆相照的感激与共赴国难的赤诚。全诗语言雄健,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戚继光作为儒将的文学修养,更彰显了明代抗倭斗争中地方文武官员团结御敌的精神风貌,是研究戚继光生平及明代海防史的重要文献。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江流之狂逆起兴,暗喻人生仕途之艰险。"宪旌千里"与"归航"相对,既见送别之壮阔,又含思归之深情。中二联对仗工稳,"百年义重"与"匝月情同"形成时间跨度上的张力,"看云外""去水长"更将情谊升华至天地境界。尾联"意气凌今古"直抒胸臆,结句"蓬莱亦未央"化用仙家典故,使全诗在离愁中顿生豪迈之气。诗人以江水为经,以情义为纬,在时空交错中织就一幅气韵沉雄的送别图卷,既得盛唐边塞诗之骨力,又具晚唐咏怀诗之神韵。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