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朗读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
寿祉膺难老,哀荣动至尊。
秖今怀顾复,犹想对平反。
天与牛眠地,何须返故园。
摘要
汪藻的《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是宋代一组悼亡诗中的第三首。此诗创作于作者为鲁国太夫人杨氏(南宋重臣杨次山姊妹,宁宗杨皇后姑母)撰写挽诗之时,旨在颂扬这位贵族女性的德行与哀悼其逝世。诗中通过"鸾掖典纶承旧德,鲤庭诗礼识遗风"等句,既追溯了杨氏出身名门、深受礼教熏陶的成长背景,更着重赞颂她以贤德持家、母仪垂范的一生功绩。末句"空堂莫怪频西恸,举族相看似梦空"则直抒作者及亲族面对逝者如大梦骤醒的深重哀恸。全诗典型体现了宋代士大夫挽诗将个人哀思与社会伦理评价相融合的特点,既是对一位贵族女性生命价值的礼赞,亦折射出当时士族阶层对妇德典范的集体认同。
DeepSeek赏析
这首挽诗感情深沉,笔调凝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哀思。首联"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以家道传承起笔,暗示逝者福泽绵长。颔联"寿祉膺难老,哀荣动至尊"既赞其高寿,又显其哀荣。颈联"秖今怀顾复,犹想对平反"转入追思,透露出对逝者品格的怀念。尾联"天与牛眠地,何须返故园"以牛眠吉地为喻,表达对逝者安息的祝愿,含蓄中见深情。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将哀悼之情与对逝者美德的赞颂巧妙融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