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朗读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摘要
谢逸的《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是北宋文人中秋赏游的生动写照。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泛舟南湖,共赏皎洁月色。诗中细腻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月影浮动的清幽景致,如"冰轮碾浪浮金阙"、"明河潋滟天垂野"等句,以空灵笔触勾勒出天水相映的梦幻意境。诗人借月夜畅游之乐,既抒发了对自然造化的由衷赞叹,更寄托了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全篇意境开阔,语言清丽脱俗,在月、湖、友的交融中,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诗意生活的典型风范,是谢逸闲适诗风的代表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黄昏游历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清幽恬淡的山水画卷。起笔"黄昏出东门"即点明时间地点,随后以"月在房心间"的意象营造静谧氛围。诗人漫步柳堤,月影婆娑,湖上独坐,桂影波光交织,展现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高怀浩无际"四句转入议论,将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悟巧妙融合。结尾处"桥下泉声"更添幽趣,而"缅想泮宫老"的怀旧之情,又为全诗增添几分沧桑之感。全诗语言清丽,意境空灵,在写景中寄寓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超脱的审美趣味。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