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三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三朗读水色循阶碧,山光入牖明。
客稀无俗事,地僻有幽情。
但得亲朋厚,何惭主仆更。
随时聊自遣,忧乐以诗鸣。
摘要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镒所作,为《三用韵荅松学诸友》组诗的第三首。此诗创作于诗人与松学书院友人诗词唱和的背景下,通过"三用韵"的形式展现了文人间的雅趣与才思。诗中"白发萧萧"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淡淡感伤,而"林泉"、"松菊"等自然意象则寄托了其超脱尘俗、向往隐逸的情怀。尾联"莫道老怀空索寞,题诗犹记锦囊盛"更以李贺锦囊贮典自喻,彰显了诗人虽历沧桑仍坚守诗心的豁达。全篇语言简淡,情感真挚,在酬答中融入了对生命境界的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淡泊自持的精神风貌。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淡雅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幽静自在的山居生活。首联"水色循阶碧,山光入牖明"以工整的对仗勾勒出山水相依的景致,碧水环绕、山色入户,展现出自然与居所的和谐统一。颔联"客稀无俗事,地僻有幽情"道出了远离尘嚣的闲适,笔调从容不迫。颈联转写人情,"亲朋厚"与"主仆更"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安贫乐道、珍视真情的生活态度。尾联"随时聊自遣,忧乐以诗鸣"点明主旨,诗人以诗歌为伴,随性自适,将日常的忧乐都化作诗行。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