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题任月山瘦马图

题任月山瘦马图朗读
出自明代王绂的诗词

千里追风一日还,年来老瘦骨如山。

多情画史劳传写,不在骊黄牝牡间。

摘要

王绂的《题任月山瘦马图》是一首题画诗,题写于元代画家任仁发(号月山)的《瘦马图》之上。此诗以凝练笔触勾勒画中瘦马的嶙峋风骨,通过“锋棱瘦骨”的意象,既精准捕捉了任仁发画作的写实神韵,更赋予其深刻的象征意义——瘦马嶙峋的形态成为文人坚韧不屈、清高自守精神的写照。后两句“西风落日大荒寒,独立苍茫自盘礴”更将画境拓展至苍茫时空,以孤马独立天地间的意境,隐喻士人在乱世或困境中孤傲卓然的气节。全诗借马喻人,将任仁发画中的瘦马升华为一种精神图腾,既赞颂了画作的艺术感染力,也寄托了王绂对文人独立人格的推崇,体现了诗画交融的文人传统,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兼备。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千里追风之马为喻,勾勒出一幅老骥伏枥的苍劲图景。起句"千里追风一日还"气势磅礴,尽显骏马当年神采;次句"年来老瘦骨如山"笔锋陡转,以嶙峋瘦骨暗示岁月沧桑。后两句尤为精妙,诗人跳出传统咏马诗的窠臼,以"多情画史"与"骊黄牝牡"对比,点明真正值得传颂的并非外在毛色,而是内在精神品格。全诗遣词凝练,意象鲜明,通过骏马由盛转衰的生命历程,寄寓了作者对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