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其二
捣衣诗 其二朗读役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摘要
柳恽的《捣衣诗 其二》是南朝梁代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代表作。此诗以秋日捣衣为背景,开篇“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勾勒出萧瑟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凄清的基调。诗中通过“寒闺”“长夜”等意象,细腻刻画了思妇捣制寒衣的辛劳与孤独,更深层地寄托了闺中女子对远行征夫的深切思念。尾句“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以鸿鹄喻情,抒发了对团圆相守的炽热渴望。全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巧妙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物心境,既展现了南朝文人诗的艺术特色,也折射出当时战乱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离愁别绪,成为古代闺怨题材中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羁旅他乡的哀愁,以秋风萧瑟的景象烘托内心孤寂。前四句写景,"役役"二字道尽奔波之苦,"亭皋"二句对仗工整,木叶与秋云相映成悲。后四句转入抒情,寒园夕鸟、思牖草虫的意象皆含愁绪,末二句"当春服"与"御冬衣"的对比,暗喻时光飞逝而功业未成之憾。全诗景语皆情语,字字含愁,展现了六朝诗歌特有的清丽婉约之美,将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