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

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朗读
出自元代倪瓒的诗词

梓树花开破屋东,邻墙花信几番风。

闭门睡过兼旬雨,春事依依是梦中。

摘要

倪瓒的《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是其晚年漂泊时期的题壁诗。元末乱世中,诗人辗转流离,此诗作于暂居友人居所时。诗中“避世”二字点明其隐逸心境,“白云飞”的意象暗喻自身漂泊无定。后两句“满城春雨绿阴沉,不见青山见白云”以阴郁春景反衬孤寂,末句“愁听春雨卧空林”直抒胸愁,云林居士的自称更强化了疏离尘世的姿态。全诗以简淡笔墨勾勒出乱世文人的精神困境,将身世之悲与自然之景交融,在清冷意境中传递出对现实的疏离与无奈,体现了倪瓒诗画相通的萧疏美学,成为解读元代遗民心态的典型文本。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梓树花开起兴,描绘了一幅春日闲居图。首句"破屋东"三字,点出诗人清贫之境,却不妨碍欣赏花开之美。"邻墙花信几番风"一句,暗写时光流转,花开花落。后两句转入内室,写诗人闭门酣睡,竟不知春雨连绵已过旬日,醒来时春光已逝,恍如梦中。"春事依依"四字尤为精妙,既写春景依依可恋,又暗含人生如梦的感慨。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深远,将闲适生活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体现了文人雅士淡泊自适的生活情趣。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