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台
灵武台朗读环县城边灵武台,肃宗曾此辟蒿莱。
二仪高下皇舆建,三极西南玉玺来。
衣白山人经国计,朔方孤将出群才。
可怜一代风云际,不劝君王驾鹤回。
摘要
《灵武台》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借咏唐代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的历史遗迹,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诗中"环县襟灵武"开篇点出古台雄踞山河的险要地势,"野老犹能说"暗示民间对这段历史的鲜活记忆。作者通过"白袍铁骑"的英武形象与"山河犹带英雄气"的苍茫意境,既追怀了唐室中兴的壮烈气象,又暗含对当下边防的忧思。尾句"独恨中官催战马"直指宦官干政之弊,锋芒直刺明代现实政治,展现李梦阳作为复古派领袖的批判精神。全诗气势雄浑,在怀古中寄寓着对国事的深切关怀,被《明诗别裁集》评为"苍凉悲壮,直追少陵"。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环县城边灵武台的历史场景,以唐肃宗在此即位为背景,展现了风云际会的历史时刻。首联点明地点与历史事件,勾勒出肃宗在乱世中开创基业的形象。颔联"二仪""三极"之语气象宏大,暗喻皇权正统与天下归心。颈联转入对辅佐之臣的描写,以"衣白山人"与"朔方孤将"的对比,凸显人才辈出的盛况。尾联笔锋陡转,以"可怜"二字引出深沉慨叹,暗含对历史沧桑的感喟。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在雄浑的历史叙事中暗藏悲悯,展现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