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当涂石城寺
怀当涂石城寺朗读城东二十里,寺有古石城。
过尽绿桑野,还依流水行。
水穷山亦合,老木一区平。
藓留虎豹迹,岩多猿狖鸣。
楼殿横涧阴,像塑铅黄剥。
庭中有高花,碧叶抱丹渥。
不知何岁年,舂容镇柔濯。
山僧亦庞眉,发语颇真朴。
却读罗泰碑,始知征战场。
赤谷纳箭血,夜鬼嗥冷创。
云雾第黯黪,英雄今则亡。
谁建大法宇,救援弘津梁。
每来即忘还,览古恣吟眺。
沿崖采菖蒲,兴发辄长啸。
偶随辟书起,末路遂难料。
十年未能归,应为山僧诮。
摘要
郭祥正的《怀当涂石城寺》是北宋诗人追忆当涂石城寺之作。郭祥正曾宦游当涂,此诗或作于离任后,借山寺之景寄托对旧游之地的眷念。诗中“青林抱山转,白水绕城流”以简淡笔触勾勒出山寺的清幽环境,“钟磬不可闻,惟余松桂秋”则渲染出空寂禅意。末句“白首重来一梦中”将人生迟暮之叹与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交融,流露对宦海浮沉的倦意与超脱之思。全诗语言凝练,意境苍茫,在宋代山水禅意诗中别具淡远韵味,展现了宋代文人将个人际遇融入自然观照的典型抒情方式。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游寺怀古为主线,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开篇"城东二十里"以平实笔触勾勒出游踪,古石城遗址与绿桑流水相映成趣。"水穷山亦合"四句写景苍劲,虎豹遗迹与猿狖鸣叫渲染出荒寂氛围。中段由古寺铅黄剥落的塑像,自然转入对往昔战场的追忆,"赤谷纳箭血"等句如刀刻斧凿,将历史血腥场景重现眼前。末段"每来即忘还"转回现实,采菖蒲、发长啸的洒脱中暗含仕途失意之叹。全诗将山水游历、历史沉思与个人际遇熔于一炉,语言质朴中见锤炼,情感沉郁而不失旷达,体现了宋诗以理趣见长的特色。特别是"英雄今则亡"的喟叹,与山寺钟声交织,形成悠远的历史回响。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