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七夕宜城野泊逢立秋

七夕宜城野泊逢立秋朗读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诗词

汉江天上水,牛女世间宵。

自动鼋鼍影,谁传乌鹊桥。

孤城古塞月,一叶楚门潮。

君看西流火,分明夺斗杓。

摘要

李梦阳的《七夕宜城野泊逢立秋》创作于明代正德年间,诗人贬谪途中羁旅湖北宜城时所作。当时恰逢七夕与立秋同日,双节并至的特殊天象激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诗中“野泊”“客舟”点明漂泊处境,“银河低垂”“鹊桥虚悬”的七夕意象与“江风”“秋气”的立秋物候交织,形成时空叠印的独特意境。尾联“不知秋色浅,还向夜中分”以淡语写深愁,既暗合双节相逢的天文特征,更将宦海沉浮的孤寂、人生易老的感喟融入时空流转的哲思。全诗以简净笔法勾勒江湖夜泊的苍茫图景,在节令的双重隐喻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面对自然律动与人生逆旅时的复杂心境,被后世誉为“节令诗中的时空咏叹调”。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汉江为引,勾勒出一幅壮阔深远的意境。首联"汉江天上水,牛女世间宵"巧妙运用神话典故,将汉江比作天河,暗喻人间天上之隔。颔联"自动鼋鼍影,谁传乌鹊桥"以动物意象写自然灵动,反诘中透出对神话传说的质疑。颈联"孤城古塞月,一叶楚门潮"转为实景描写,孤城、古月与一叶、潮水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孤寂与壮阔。尾联"君看西流火,分明夺斗杓"以流星喻世事变迁之速,结句"夺斗杓"三字尤为精妙,既写天文景象,又暗含人世争夺之意。全诗虚实相生,意象雄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