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驾往观江东桥
随驾往观江东桥朗读江东一带驾舆梁,鳌背金鳞漾水光。
夷狄称番来贡献,君臣际世共明良。
云随凤辇三千骑,日照龙袍十二章。
万福攸同寰宇静,一人有庆兆民康。
摘要
这是一首由明朝著名文学家解缙创作的诗,题为《随驾往观江东桥》。诗中描述了作者随皇帝(可能指永乐帝)出行至江东桥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桥畔的壮丽山河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解缙以精炼的语言融合景物与哲理,展现了其作为文人的豁达情怀,诗作体现了明朝初期文风中对山水与人文的和谐追求。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君臣和谐的美好图景。首联"江东一带驾舆梁,鳌背金鳞漾水光"以壮阔的意象开篇,用驾舆梁、鳌背等意象暗示帝王威仪,金鳞漾水则暗喻盛世光辉。颔联"夷狄称番来贡献,君臣际世共明良"直接点明四方来朝、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颈联"云随凤辇三千骑,日照龙袍十二章"通过凤辇、龙袍等意象展现皇家威仪,数字"三千"与"十二"更添气势。尾联"万福攸同寰宇静,一人有庆兆民康"升华主题,将帝王之福与万民之康紧密联系,体现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全诗对仗工整,意象华美,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