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四章 其四
扬州四章 其四朗读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摘要
姚燮的《扬州四章·其四》创作于鸦片战争期间(1842年),诗人目睹英军攻陷镇江后扬州危殆的乱世景象。全诗以冷峻笔触勾勒战祸阴影下的扬州:画角声催、残阳如血、鬼磷隐现、新鬼哀泣,营造出凄厉悲怆的意境。末句"犹自笙歌彻晓闻"以乐景衬哀情,尖锐讽刺了权贵醉生梦死的麻木。此诗继承杜甫"诗史"精神,以沉痛史笔记录民族苦难,被后世视为清代反侵略诗歌的代表作。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其"字字血泪,足称诗史",深刻展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赤子情怀。
DeepSeek赏析
夜深人静却辗转难眠,胸中万卷史册翻涌如潮。鲍照的《芜城赋》虽传世千年,却再难遇如秦观被太守赏识的知音。遥望驿站西边孤灯如豆,霜天钟声寒彻心扉。纵有江海浮名亦如钓饵,不如向龙伯借来钓取巨鳌的长竿,一展胸中抱负。全诗沉郁顿挫,以典故写怀才不遇之愤,末句雄奇突兀,将壮志难酬的郁结化为惊天动地的想象。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