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一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一朗读
出自明代李攀龙的诗词

二月城头柳半黄,金枝袅袅挂斜阳。

已知不及春醪色,自起开尊唤客尝。

摘要

李攀龙的《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一》是明代后七子领袖人物李攀龙的一首酬答友人之作。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许邦才(字殿卿)在济南南楼宴饮唱和之际。诗中"客有南楼兴,秋登历下台"开篇点明时节与地点,"城深馀野色,地迥见风埃"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济南城秋日苍茫的远景。后四句"美酒还谁载,新诗更自裁。相逢俱落魄,何限野人杯"直抒胸臆,既展现了文人诗酒酬唱的雅兴,更暗含了诗人与友人同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遒劲洗练,意境开阔雄浑,在酬答中寄寓着明代士大夫对仕途失意的豁达与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李攀龙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下,仍不失个人情志的创作特点。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写二月城头柳色,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诗人以"柳半黄"开篇,点出初春时节柳树初绽新绿的景象。"金枝袅袅挂斜阳"一句尤为传神,将夕阳下柳枝摇曳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眼前景引发出人生感慨:既然知道春色不如美酒醉人,不如举杯邀客共饮。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既有对春色的细腻描绘,又流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出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