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庐山高

庐山高朗读
出自明代沈周的诗词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摘要

沈周是明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他的《庐山高图》题诗创作于1467年,是为纪念其老师陈宽而作,陈宽曾隐居庐山,沈周以此表达对师恩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如“高松蔽日”、“飞泉泻玉”,通过自然意象赞颂了老师的高尚品德和隐逸精神,抒发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这幅画作及其题诗被视为明代文人画的典范,历史评价极高,影响深远,体现了沈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被后世推崇为融合诗画艺术的杰作。

DeepSeek赏析

欧阳修此诗以雄浑笔力勾勒庐山壮景,开篇即以"郁然""岌乎"等词营造磅礴气势。诗中叠用"回崖沓嶂""瀑流淙淙"等意象,将庐山鬼斧神工之态与雷霆万钧之势刻画得淋漓尽致。后半转写陈夫子隐居之志,以"五老巢云松"喻高洁情怀,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末句"黄鹄高举凌天风"一语双关,既写庐山之高,又喻人格之超拔。全诗熔写景、抒情、言志于一炉,句式长短错落,音韵铿锵,展现了宋代山水诗"以理入诗"的特质,在雄奇的自然描写中寄托着深邃的人生感悟。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