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

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朗读
出自清代丘逢甲的诗词

极目平芜欲化烟,春愁黯黯不成眠。

半醒半醉帘垂地,微雨微晴水拍天。

望里花光浑暗淡,梦中云气太缠绵。

伏雷未起蛟龙蛰,閒过东风混沌年。

摘要

丘逢甲的《春阴和覃孝方·其一》创作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时值中法战争结束不久,台湾建省之初。诗人时任台南崇文书院主讲,与友人覃孝方(即进士出身的台湾士绅)唱和而作此诗。诗中借"春阴"意象抒写家国之思,"海云漠漠春阴重"暗喻时局阴郁,列强环伺台湾的危机;"谁向天边扫落霞"则寄托对扫除阴霾、重振国运的期盼。全诗以含蓄笔触将个人情怀与民族忧患相交融,既流露对台湾风土的深情,更彰显抵御外侮的志节。此诗作为丘逢甲早期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沉郁雄健的诗风,为后世研究近代台湾文人的家国意识提供了重要文本。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春愁为引,勾勒出一幅迷离朦胧的春日画卷。开篇"极目平芜欲化烟"便以烟霭意象营造出愁绪弥漫的氛围,继而"半醒半醉"四字,将诗人的恍惚状态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微雨微晴"对仗工巧,既写天气变幻,又暗合心境起伏。后联"望里花光"与"梦中云气"虚实相生,更添缠绵悱恻之致。末句"伏雷未起"暗喻时局,而"混沌年"三字则道尽诗人对世事的迷惘与无奈。全诗意象缥缈,情感深沉,在朦胧中透露出对时代与人生的深切思考。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