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陵下作 其二
元旦陵下作 其二朗读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
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摘要
顾炎武的《元旦陵下作》其二,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清朝初年元旦时节,于南京明孝陵(朱元璋陵墓)下所作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灭亡的深切哀悼和对故国的无限怀念,抒发了强烈的民族气节与反清复明的理想,呼吁后人坚守忠义、不忘国耻。历史评价上,这首诗被视为顾炎武气节诗的代表作,以其真挚情感和崇高精神,被后世尊为爱国主义文学的典范,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DeepSeek赏析
此诗深沉凝重,开篇即以"三始"点明时序更迭的沧桑感。"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一联,以简练笔触勾勒出动荡时局,战火连绵之景如在目前。"甲子轩庭历"暗含历史变迁,"春秋孔壁书"则寄寓文化传承之思。尾联"得近帝王居"表面似含庆幸,实则暗藏讽刺,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全诗以史入诗,借古讽今,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沧桑感,体现了唐诗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名诗推荐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