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颂古十二首

颂古十二首朗读
出自宋代释法泰的诗词

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

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

秋风吹梧桐,树叶呜嚗嚗。

摘要

释法泰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僧。《颂古十二首》是以诗歌形式阐释禅宗公案的组诗,属禅门特有的"颂古"体裁。这十二首诗并非独立抒情之作,而是针对历代著名禅师机锋对话(如赵州"吃茶去"、云门"日日是好日"等公案)进行的诗意评唱。其核心思想在于打破常规逻辑,通过矛盾修辞(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和自然意象(如"云在青天水在瓶")引导学人超越言语思辨,直指心性本体。诗歌语言凝练跳跃,充满禅机玄趣,虽未在世俗文学史广受关注,但在禅宗史上被视为接引学人、传递般若智慧的独特文学载体,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的教化特色。

DeepSeek赏析

这首禅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道出了禅宗"不落不昧"的至高境界。前两句以否定句式破除因果执着,中间四句通过"镜破"、"扫影"等意象展现空性智慧,最后两句突然转入秋风吹梧桐的实景描写,在动静相生间完成禅意表达。诗中"忘"、"灭"等字眼直指本心,而秋风落叶的自然意象又使玄理归于平常,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的圆融智慧。全诗节奏由紧到松,意境由深返浅,在否定与肯定的辩证中,展现了破除执着的禅者心境。

释法泰,号佛性,俗姓李,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沩。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