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八首 其五
古意八首 其五朗读宋人得燕石,宝为希世珍。
周客掩口笑,乃复遭怒嗔。
阘茸竟尊显,贤圣多隐沦。
人物顾所遇,何事徒悲辛。
摘要
俞德邻的《古意八首·其五》是宋末遗民诗人借古抒怀之作。此诗创作于宋亡之后,作者坚守气节,拒仕元朝,诗中托物言志,以“孤松”自喻。诗中“孤松生涧底,岁寒霜雪苦”等句,表面咏松,实则象征诗人身处乱世、历经磨难而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全篇通过描绘松树在严酷环境中傲然挺立的形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在朝代更迭之际忠于故国、不惧威压、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是宋遗民诗中托物咏怀、彰显士人气骨的典型篇章。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燕石为喻,讽刺世人真假不辨、贤愚颠倒的社会现象。开篇"宋人得燕石"四句,活画出不识真宝者的愚昧之态,周客的嘲笑与宋人的恼怒形成鲜明对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市井讽刺画。后四句由具体事例转入普遍现象,"阘茸竟尊显"与"贤圣多隐沦"的强烈反差,道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末句"何事徒悲辛"以反问作结,既是对世人的诘问,也是自我宽慰,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智者姿态。全诗语言凝练,对比鲜明,在短短八句中完成了由叙事到议论的巧妙转换,展现了李白式的讽刺艺术。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