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月下观梅独酌

月下观梅独酌朗读
出自宋代萧立之的诗词

北风掠地天欲晴,街东街西人不行。

山城早闭灯火静,霜月自照鸱鸦鸣。

一檐梅意春欲动,星斗阑干天宇空。

一生爱梅复欲月,独酌月明花作供。

南楼鼓寒声重迟,醉眼看花越更奇。

牵衣儿女催翁归,翁醉正赋寒梅诗。

摘要

萧立之是宋末遗民诗人,其《月下观梅独酌》一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后,承载着深重的家国之痛与个人气节。诗中描绘了月下寒梅的孤清形象,诗人独对花影自斟自饮的场景。表面写月夜赏梅的闲情,实则借梅花凌霜傲雪之姿,暗喻自身在乱世中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独酌之举更凸显其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遗民立场,酒中浸透着亡国之恨与孤寂情怀。全诗以景寓情,将深沉的历史悲慨与坚贞的个人操守融入疏影横斜、冷月清辉的意境中,展现了宋末遗民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风骨。

DeepSeek赏析

这首寒夜赏梅之作以典型宋诗笔法勾勒出动静相宜的冬夜图景。开篇"北风掠地"四句以白描手法铺陈寒夜寂寥,霜月鸱鸦的意象群构成冷寂底色,恰与后文"梅意春欲动"形成温度差。中间"星斗阑干"句承转巧妙,将视线从街巷引向浩瀚天宇,为下文抒情张本。最妙在结尾处"牵衣儿女"的世俗温暖与"翁醉赋诗"的文人雅趣交织,既见林逋式梅月痴情,又具苏轼式人间烟火气。全诗在"寒"与"暖"、"静"与"动"的辩证中,完成了对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立体呈现。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