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旱二首 其一
忧旱二首 其一朗读欲叩苍天意,悠悠默且玄。
树焦真可爨,井渴故须穿。
碧汉空秋水,钟山静晓烟。
九重宽恤诏,何日下荒田。
摘要
边贡的《忧旱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边贡在山东任职期间,面对当地严重旱灾、民生困苦的现实而创作的感怀之作。诗人目睹赤地千里、禾苗枯焦的景象,内心充满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对干旱景象的描绘,如“赤日行空蒸石土”,生动展现了灾情的严峻,更流露出诗人身为地方官员却无力回天的焦灼与自责,如“自惭不及为霖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将个人情怀与黎民疾苦紧密相连,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心系苍生的责任感和深沉的仁爱精神。作为“前七子”之一,边贡此诗继承了古典诗歌关注现实的传统,以沉郁的笔触记录下自然灾害下的民生艰辛,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其现实主义诗风的典型代表。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沉郁之笔抒写民生疾苦,苍劲中见悲悯。"欲叩苍天"开篇即显忧愤之思,一个"叩"字道尽诗人对天意难测的叩问。颔联"树焦""井渴"的意象触目惊心,以自然之枯竭暗喻民生之困顿。颈联转写空明秋景,碧汉秋水、钟山晓烟的清冷意境,反衬出人间苦难之深重。尾联直指九重诏书难达荒田的残酷现实,将个人悲悯升华为对朝廷漠视民瘼的控诉。全诗炼字精深,意象沉痛,在含蓄蕴藉中见锋芒,体现了诗人"诗史"般的现实关怀。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