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送唐通叟东南铸钱通叟尝摄度支员外郎职事与之同舍累月

送唐通叟东南铸钱通叟尝摄度支员外郎职事与之同舍累月朗读
出自宋代赵鼎臣的诗词

簿领丘山堆,胥吏凫鹜进。

不须持酒卮,正自得醉困。

赖逢同舍郎,照眼珠璧润。

堂堂质肃公,劲节森万仞。

吾犹识诸孙,王谢有孤韵。

时时议论馀,尚作前辈峻。

我老无町畦,出口见方寸。

端须护疵瑕,未可失瑜瑾。

奈何不少留,舟楫犯蛟蜃。

山泽宝欲兴,虞衡职方振。

想常开鸿炉,不复费游刃。

明年水衡钱,地应无可顿。

策勋便封侯,朱紫安足论。

来趋未央朝,故人应许认。

疾走当避公,铜臭不可近。

摘要

赵鼎臣的《送唐通叟东南铸钱通叟尝摄度支员外郎职事与之同舍累月》是一首北宋时期的送别诗。此诗创作于赵鼎臣与友人唐通叟共事于度支机构数月之后,唐通叟奉调赴东南主持铸钱事务的离别之际。诗中既回顾了两人同僚期间建立的深厚情谊,又紧扣唐通叟曾代理度支员外郎的财政背景以及此次赴东南掌管铸钱的重任,表达了对友人专业能力的信任与对其新职的期许。作者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真挚的惜别之情,同时含蓄地寄托了对友人此去能为国理财、施展抱负的祝愿。全诗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间的同僚之谊与对经济事务的关注,展现了赵鼎臣作为文人的细腻情感与务实精神。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沉郁顿挫之笔,摹写官场百态。开篇"簿领丘山"四字立现案牍劳形之态,胥吏如凫鹜争进,市井之气扑面。中间忽转笔锋,以珠玉润泽喻同僚风骨,质肃公之劲节如松柏凌霜。"王谢孤韵"用典精妙,暗含门第清贵之思。后段笔势渐开,"鸿炉""游刃"之喻,既见治世之才,又显用世之志。结句"铜臭不可近"五字如金石掷地,既讽世态,又明心迹。全诗铺叙有法,转折自如,在沉郁中见挺拔,于讥讽处显风骨,诚为官场讽喻之佳作。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