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喜谢颂臣由台至

喜谢颂臣由台至朗读
出自清代丘逢甲的诗词

鸡黍三年约,莺花二月时。

春随故人至,书慰老亲思。

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

春篘酒方熟,莫遽数归期。

摘要

这首诗由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创作,题为《喜谢颂臣由台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谢颂臣从台湾到来的由衷喜悦,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重逢的欢欣,深刻反映了丘逢甲在流亡大陆期间对故乡台湾的深切思念和爱国情怀,同时也展现了朋友间真挚情谊的主题。丘逢甲的诗作常以民族气节和乡愁为核心,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传递出在动荡时代中对家园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得情真意切,语淡而味永。首联以"鸡黍"起笔,点出故人相邀之约,又着"莺花"二字增添春意,为全诗奠定温暖基调。颔联"春随故人至"一句尤为精妙,将时节与人事完美交融,春意与亲情相互映照。颈联"海上惊相见"转写意外重逢之喜,笔致跌宕。尾联以新酿春酒作结,劝友人莫急着归去,情意绵绵,余韵悠长。全诗不事雕琢而自然清新,将故人重逢的欣喜、老亲思念的慰藉、春光明媚的欢愉,都融于淡雅的文字之中,颇得陶韦风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