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闻南中流言有感 其三

闻南中流言有感 其三朗读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诗词

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侧理细书三万纸,自封云检施名山。

摘要

王世贞的《闻南中流言有感·其三》是明代后期政治生态的深刻写照。此诗约作于万历年间,当时朝堂党争激烈,南方地区("南中")流言四起,污蔑忠良。诗人以"寒潮何日断"暗喻朝堂倾轧的阴冷氛围,借"日月自中天"表明自身光明磊落之志。后联"白璧青蝇宁污我,贝锦如花亦可怜"化用《诗经》典故,"青蝇"喻进谗小人,"贝锦"指罗织罪名,既痛斥流言如蝇玷玉的卑劣,又揭露了构陷者罗织罪状的虚伪面目。全诗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坛领袖在政治漩涡中坚守清白的风骨,其以古雅词章抒发现实忧愤的手法,体现了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创作主张中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DeepSeek赏析

此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文人风骨。"偶然文字落尘寰"一句,道尽诗人无意争名的心境,文字不过是偶然落入凡尘的馈赠。"耐可争名眼睫间"进一步表明不屑于俗世虚名。后两句尤见气度,"侧理细书三万纸"展现勤勉的创作态度,"自封云检施名山"则暗含将作品藏之名山的自信。全诗以淡泊名利为表,以珍视文字为里,既见文人风骨,又显创作热忱,在看似矛盾中达至和谐统一。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