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朗读
出自宋代苏颂的诗词

荆楚牛人敺厉气,安丰枣腊祀苍精。

圣朝虽举前朝事,不为禳祈为劝耕。

摘要

苏颂创作的组诗《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是北宋时期典型的宫廷应制诗,写于元祐年间(约1086-1093)。当时太皇太后高氏(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苏颂作为馆阁重臣,在立春时节按例进献春帖子词。这组诗以立春物候为背景,如“青阳初动永”、“玉琯飞灰新候应”,结合宫廷祥瑞意象“瑶池”、“长乐”,既描绘节令更替的自然生机,更着重颂扬太皇太后辅政的清明气象。诗中“共仰重光协帝辰”、“宫闱助祭顺时申”等句,将自然春意与政治清平相喻,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节令礼赞,表达对太后主政下政通人和的称颂,寄托对国运昌隆的期许。作为宋代翰林学士代言的宫廷文学,其价值在于典型呈现了北宋馆阁体诗歌的典雅庄重,虽属应制之作,但措辞典丽工稳,展现了苏颂作为科学家兼文学家的双重素养。

DeepSeek赏析

此诗语言简练,风格质朴,却蕴含深沉意蕴。首联"荆楚牛人敺厉气,安丰枣腊祀苍精",以民间春耕祭祀为起兴,勾勒出一幅古朴的农耕画卷。颔联"圣朝虽举前朝事"一语双关,既指沿袭古礼,又暗含当朝政治清明之意。尾句"不为禳祈为劝耕"点明主旨,将传统祭祀活动升华为劝农重本的政治教化,体现了诗人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全诗借古喻今,以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治国之道,可谓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