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 其三
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 其三朗读赤羽燕然未解围,统均时复借枢机。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
那堪屈指弥留日,槐棘森沈黄发稀。
摘要
王世贞的《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其三,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组寄赠诗中的第三首,写给退休的宰相杨廷和。创作背景源于杨廷和辞官归隐后,王世贞表达对其的敬仰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赞美杨公的高尚品德和治国功绩,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清闲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淡泊情怀。在历史评价上,这首诗被视为王世贞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情感深度,在明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事未休、老臣告别的苍凉景象。首联"赤羽燕然未解围"以塞外战事起兴,暗示局势未定;"统均时复借枢机"则暗含对朝廷决策的隐忧。颔联"太白催月"与"中台改微"形成鲜明对比,既写自然景象,又暗喻朝堂变动。颈联"天意留寇"与"主恩放归"的对照,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老臣的同情。尾联"屈指弥留"、"槐棘黄发"以凄凉的意象作结,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更显悲怆。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在含蓄中见深沉,在委婉中露锋芒,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