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声远往杭州 其四
送声远往杭州 其四朗读舟向孤山柳外堤,知从处士问幽栖。
故人亦是林和靖,家有梅花作女妻。
摘要
《送声远往杭州 其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作者抗清失败后流亡期间,友人王声远将赴杭州,诗人以组诗相赠。诗中"春草天涯路"以蔓生的春草喻离愁之绵长,"莺啼"与"客泪"的映衬更显哀婉,末句"莫向西湖歌此曲"既流露对友人的不舍,更暗含对故国沦亡的沉痛——西湖作为南宋旧都象征,承载着遗民深切的故国之思。全诗借送别抒写亡国之恨,语言含蓄而情感浓烈,展现了屈大均作为岭南遗民诗人的风骨。清代沈德潜评其诗"天矫连蜷,炯然节义之士",此作正是其家国情怀与孤忠气节的缩影。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清雅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开篇"舟向孤山柳外堤"营造出静谧的意境,孤山、堤柳构成淡远背景。次句"问幽栖"点明主题,引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巧妙用典,将林逋"梅妻鹤子"的典故化用为"家有梅花作女妻",既显风趣又不失文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典故的交融,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的高远情怀。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