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湖泛
雨后湖泛朗读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摘要
黄景仁的《雨后湖泛》是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绘了雨后泛舟西湖的清新景致与闲逸心境。开篇"水摇山影碧沉沉,雨过十里铺湖阴"以灵动笔触勾勒出山水倒影交融的朦胧美,雨后的湖面宛如铺展的翡翠。诗中"一叶随风忽报秋,白鹭下田双起"巧妙捕捉季节转换的瞬间,落叶与白鹭构成动静相宜的画面。尾联"沙鸥际天无点尘,我欲从之忘机久"借《列子》鸥鹭忘机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机心、归隐自然的超脱情怀。全诗语言清丽空灵,通过水影、秋叶、鹭鸟等意象的层层晕染,在展现钱塘雨后湖光的同时,更寄托了诗人对纯净精神境界的向往。清代学者张维屏评其"得山水之清气",恰道出此诗洗净铅华、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质。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湖上的静谧图景。首联"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以动写静,通过微风、涟漪和轻舟的缓慢移动,营造出悠然的意境。颔联"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运用白描手法,雨后湖光与朦胧树影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空灵之美。颈联"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以设问的方式,将人物融入画境,更添几分诗意与遐想。尾联"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以含蓄的笔法收束全篇,余韵悠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将景物与情感巧妙融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悟。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