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草堂 长啸岩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

草堂 长啸岩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朗读
出自宋代程颢的诗词

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

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摘要

程颢是北宋理学家和诗人,这首诗描述了他在草堂附近的长啸岩中,获得冰块并用石头敲碎食用的愉悦场景。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体现了程颢儒家思想中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理念,歌颂了简单自得的隐逸情怀。

DeepSeek赏析

诗人以车马劳顿、口渴难耐起笔,瞬间将读者带入旅途困顿的真实情境。岩中冰片之喻,既写实又传神,将山泉凝冰的晶莹剔透描摹得如在目前。后两句笔锋一转,借老仙之口点出尘世奔波的疲惫,而"云膏"之喻更是神来之笔,以天上云霞喻清泉,既显泉水之清冽纯净,又暗含超脱尘俗之意。全诗在写实中见飘逸,于困顿处得解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对精神超脱的向往,语言精炼而意境深远,可谓短章中的神品。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