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朗读溪林元不择人清,自少人来向此行。
若使行人多此处,谢安何必有高情。
摘要
祝允明的《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是明代吴门文人诗画结合的典范之作。此诗以题画形式展现江南山水意境,开篇“云树苍茫一水通”勾勒出空远苍茫的画卷,“渔舟来往暮烟中”以动态舟影点活静谧山水。后两句“会须移家此居住,坐看青山醉春风”直抒胸臆,表达对隐逸山水的向往。全诗通过“云树”“渔舟”“春风”等意象,将画境转化为诗境,在简淡笔墨中寄托文人超脱尘俗的志趣,体现了明代吴中派追求闲适自然的审美倾向。
DeepSeek赏析
溪林本自清幽,不因人迹多寡而改其性。诗中"元不择人清"四字,道出自然之真谛。后两句以谢安高情作比,暗讽世人趋之若鹜的虚浮风气。全诗语言简净,意境深远,以溪林之清映照人心之浊,在平淡中见奇崛。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向往,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