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
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朗读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
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
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
心事已如翁,但知头未白。
黄公青云气,畴昔振六翮。
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
卖瓜青门外,种豆南山侧。
浩歌写穷愁,我预闻损益。
外事来无涯,开口笑不得。
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摘要
刘攽的《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是北宋文人唱和诗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背景与友人黄寺丞寄诗给刘敞(字原甫)有关,刘攽读后有感而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兄长刘敞才学的敬重(“原甫”即刘敞),也流露出对友人黄寺丞诗作的欣赏。通过“寒夜孤吟”的意象,传递出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与精神共鸣,更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深沉喟叹。全篇以简练笔触勾勒秋夜寂寥,在酬答中展现宋代士大夫以诗会友的风雅传统。刘攽作为史学家兼诗人,此作既承袭了其兄刘敞的文学风骨,也体现了北宋中期文人圈层深厚的学术交往与情感联结,在宋代诗史中具有独特的交际文献价值。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秋景起兴,层层递进,抒写人生况味。"寒日""凉风"勾勒出萧瑟秋意,"嗷嗷雁""悄悄蛩"以物候写时序更迭。"节物悲旅人"一转,将自然物象与人生际遇相勾连。"黄公"四句用典,暗喻才士不遇;"卖瓜""种豆"则化用典故写隐逸之思。结句"惟当林下游"道出超脱之意,与开篇秋景遥相呼应。全诗意象清冷,用典自然,在悲秋中寄寓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旷达胸襟。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