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早过湖南

早过湖南朗读
出自元代陈镒的诗词

湖月娟娟在,衣寒怯早行。

水边孤鹤起,郊外乱鸡鸣。

牢落身将老,艰危世未平。

何当谢尘鞅,归傍白云耕。

摘要

《早过湖南》是元代诗人陈镒所作的一首羁旅诗。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行舟湖南的所见所感:野雾弥漫、江云低垂、寒林寂寂、孤鸟凄鸣,勾勒出湖南冬日萧瑟清冷的江景。尾联"不堪风土异"直抒胸臆,道出北人南行时对异地风物的强烈不适,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思乡之情。全诗以简淡笔墨写旅途孤寂,通过"暗""低""寒""孤"等字眼强化了苍茫意境,尤其"江云近树低"一句,生动捕捉了南方湿润气候中云树相接的特有景致,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作品虽未载入经典名篇之列,却真实记录了元代文人行旅南方的独特心境,展现了南北风土差异对文人情感的深刻影响。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冷的晨景起笔,湖月犹悬,寒衣单薄,勾勒出一幅孤寂行旅图。颔联以"孤鹤"对"乱鸡",一动一静间尽显诗人内心的孤高与纷扰。颈联转入身世之感,将个人迟暮与世道艰危并置,倍增沉郁。尾联"谢尘鞅""傍白云"之语,既见陶潜遗风,又透露出对田园归隐的深切向往。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清远,在简淡的景物描写中暗含深沉的人生感慨,体现了诗人身处乱世而保持高洁的精神追求。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