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朗读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
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
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
吾曹惟淑艾,抱籍哭颓山。
摘要
祝允明的《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是一首由明代文学家祝允明创作的挽歌,为纪念其友人吴宽(谥号文定)而作。吴宽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学者,与祝允明同为“吴中四才子”圈子的成员。这首诗创作于吴宽去世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之情。诗中,祝允明以抒情笔触,怀念吴宽的文学成就、高尚品德和政治贡献,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真挚友情。作品体现了明代文人挽歌的典型风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深度。
DeepSeek赏析
此诗悲壮雄浑,字字泣血。首联以"执绋""凤翣"起兴,暗喻君臣相携之状,却又隐含诀别之意。"椒涂远"三字尤为沉痛,道尽生死永隔之悲。颔联直抒胸臆,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融为一体,忠爱之情溢于言表。颈联转折巧妙,"速夺山河"与"幽情水竹"形成强烈反差,既见时局危急,又显诗人不改其志的文人风骨。尾联"抱籍哭颓山"之句,以书卷对颓山,意象苍凉,将知识分子在国破家亡时的无奈与坚守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情感真挚,用典自然,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气节操守。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