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寄石潭二绝 其二

寄石潭二绝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王守仁的诗词

乘兴相寻涉万山,扁舟亦复及门还。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

摘要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贬谪期间创作的《寄石潭二绝·其二》,是其心学思想的诗意呈现。全诗以"道在险夷随地乐"为核心,将险峻山川视为体悟天理的修炼场,通过"溪山虽好且回舟"的意象,表达出超越外在境遇的精神自由。王阳明借旅途即景,将"心即理"的哲学理念融于山水感悟之中,强调主体心灵对客观环境的驾驭能力,展现了"知行合一"的生命境界。诗中"莫遣风霜惊客鬓"的劝慰,更暗含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该绝句以简练文字承载深厚哲思,是心学智慧与诗歌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彰显了王阳明在逆境中坚守本心、化险为夷的精神力量。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访友不遇的画面。"乘兴相寻涉万山"开篇便见访友之热忱,一个"兴"字点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欣喜。"扁舟亦复及门还"却陡然转折,写出访友不遇的怅惘。后两句"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尤为精妙,表面劝慰友人不要因病而忧,实则暗含诗人对友人牵挂之深。这种"无关却有关"的矛盾情感,恰是诗人与友人深厚情谊的体现。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将一次寻常的访友经历升华为人间至情的写照。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