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朗读去国三年久,离家万里馀。
岂知戎马际,仍得棣华书。
金鼓震南国,松筠怀故庐。
寰区端若此,天意竟何如。
摘要
李纲的《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是南宋抗金名臣在战乱飘零中写下的思乡之作。此诗创作于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诗人身处抗金前线,适逢清明祭祖时节,忽接远方家书。诗中"涕泪"二字直抒胸臆,既因"干戈"阻隔的无奈而悲,又为"骨肉"平安的消息而慰。结尾"松楸在望"暗含对故乡祖坟的深切挂念,将乱世忠臣羁旅天涯的复杂心绪——既有卫国壮志,又有思亲柔肠,更有佳节难归的怅惘——凝练在"涕泪收还喜复忧"的跌宕情感中。全篇以家书为引,在清明特殊时令的映衬下,真实展现了南宋将士在家国危难中忠孝难两全的时代困境,其质朴语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至今读来犹令人动容。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深沉的家国情怀贯穿始终,开篇直抒胸臆,"去国""离家"二字道尽漂泊之苦。诗人用"三年久""万里馀"的时空对照,凸显离愁之深。"戎马际"与"棣华书"的意外相逢,在战火纷飞中更显家书之珍贵。后联"金鼓"与"松筠"形成强烈意象对比,一边是动荡时局,一边是故园之思。尾联"寰区端若此"的苍凉感慨与"天意何如"的诘问,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融为一体,体现了古代士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在沉郁顿挫中见真情,堪称乱世离歌的典范之作。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