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朗读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摘要
陈与义的《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是北宋末年的两首纪游诗。陈与义时任太学博士,此诗记录了夏至日与太学同僚在汴京葆真宫聚会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池水清凉、竹林幽深的避暑景致,以及文人雅集、饮酒谈笑的闲适场景,如“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一句,以明快笔触勾勒出夏日的生机。全诗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与对自然清境的向往,体现了陈与义早期诗歌中追求超脱尘俗的志趣。这两首诗虽非其战乱后沉郁顿挫的代表作,但展现了北宋末太学生活的片段,是研究陈与义早期诗风及文人交游的重要文本,其清新自然的笔法亦为后世所赏。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池畔的闲适与官场奔忙的矛盾。开篇"微官有阀阅"暗示诗人虽居官位却心系山林,"林密知夏深"四句通过仰观天宇、感受荷香鸟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中间"官忙负远兴"道出仕途与雅兴的冲突,而"微风不动苹"的静观水面,恰与前句形成动与静的对比。结句"日暮多黄鹂"以黄昏鸟鸣作结,余韵悠长,既表达归隐之志难酬的惆怅,又以黄鹂的欢鸣为全诗增添一抹亮色。韦应物善用白描手法,通过寻常景物展现内心矛盾,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