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 其一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 其一朗读我心苦不多,有怀难遍给。
缄耳谢惊霆,谁来破幽蛰?故人敦夙欢,结交重车笠。
星散天无垠,河光暗空挹。
蒸蒸木向荣,中有露声歙。
悄焉霏吾衿,萦之泪痕湿。
彼美不可邀,榛苓眷山隰。
非无新相知,末由慰怏悒。
摘要
姚燮是清代著名诗人,其《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一创作于19世纪中叶,可能写于他在北京旅居期间的一个春夜,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作融入了个人的漂泊感怀。诗中,诗人以春夜的寂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抒发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姚燮诗歌中常见的哀婉与内省风格,虽无广泛历史评价,但作为其怀人系列的开篇之作,展现了清代文人诗的情感深度。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深沉的孤独与怅惘。"我心苦不多"起笔便见克制,恰是"不多"二字更显苦闷之深。缄耳谢惊霆之喻,将内心封闭之态写得惊心动魄。中段"星散天无垠"与"河光暗空挹"形成空阔与幽暗的意境对撞,烘托出知交零落的苍凉。末章"露声歙"三字尤为精妙,以露滴之声写泪落之状,物我交融间尽显黯然神伤。"榛苓眷山隰"之思,既见对故人的眷恋,又暗含对自身处境的隐喻。全诗情感沉郁而不失节制,用典自然如盐着水,在简净的语言中蕴含着复杂的人生况味。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