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荔枝朗读海上仙襦解绛罗,名园取次遍蒐罗。
满前姬侍皆佳丽,持较文山艳福多。
摘要
丘逢甲的《荔枝》是一首借物抒怀的七言绝句。此诗表面咏岭南荔枝的鲜美,实则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台湾的深沉眷恋与失地之痛。诗中“霞衣”“绛雪”等意象既描绘了荔枝的艳丽甘甜,又以“朱实离离”暗喻台湾丰饶的物产。末句“故园风味”直抒胸臆,将荔枝的滋味升华为刻骨铭心的乡愁。此诗作于甲午战争后台湾沦陷时期,丘逢甲作为抗日保台志士流寓广东,通过岭南风物追忆台湾故园,在清甜果味中咀嚼出国土沦丧的苦涩,展现了近代爱国诗人“以血泪写山河”的创作特质。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华美婉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贵奢华的场景。开篇"海上仙襦解绛罗"以神仙服饰喻人间华服,既显富贵又暗含超脱凡尘之意。次句"名园取次遍蒐罗"勾勒出园林之盛,一个"遍"字道尽主人搜罗天下珍奇的豪奢。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满目佳丽环绕,更以文山(文天祥)作比,暗示主人艳福之盛。全诗用语精炼,意象华美,在描写富贵生活时不失雅致,展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力。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丘逢甲名诗推荐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