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题静照轩 其三

题静照轩 其三朗读
出自明代王绂的诗词

凉雨初收爽气生,竹窗灯火读书声。

夜深掩卷忘言坐,明月满天风露清。

摘要

《题静照轩 其三》是明代诗人、画家王绂所作的一首题咏诗。此诗创作于王绂为友人书斋"静照轩"题咏之时,通过"静照"二字生发禅理哲思。诗中"心同水月虚明处,身寄乾坤浩荡间"二句,以水月之空明喻心境澄澈,将个体生命融入浩渺宇宙,传递出物我两忘的超越境界。全诗语言简淡而意境幽远,既展现书斋主人清雅脱俗的品格,亦体现王绂融合禅理与画境的独特诗风。清代《御选明诗》评其诗"清气往来",此作正是其萧散澹远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在明代题咏诗中别具禅意深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读书图。首句"凉雨初收"四字点明时节,雨后空气澄澈,营造出爽朗意境。第二句"竹窗灯火"与"读书声"相映成趣,动静相生,勾勒出文人雅士的日常。后两句尤为精妙,夜深掩卷的静思与满天风露的澄明相融,不言而喻地道出读书人悟得真趣后的心境。全诗语言简净,意境空灵,将读书的乐趣与自然景致巧妙结合,体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